關于集泰
長期以來一直將“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創新作為持續經營發展的首要戰略。
市人大代表赴億航智能、集泰股份開展新材料與低空經濟產業調研
政企協奏,鏈動蒼穹
自2024年低空經濟寫入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廣州率先吹響產業沖鋒號角——印發《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目標,并將其納入“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
在這一戰略背景下,8月19日,由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發起,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億航智能”)、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集泰股份”)召集的“2025廣州新材料與低空經濟產業調研活動”正式開展,旨在打通“材料研發-飛行器制造-場景應用”產業鏈條。

億航智能
技術領航,伸展翱翔之翼
作為全球首個集齊載人eVTOL產品型號合格證、標準適航證、生產許可證和運營合格證的eVTOL企業,億航智能的技術實力與產業布局為調研提供了近距離觀察低空飛行器制造的窗口。

據億航智能高級副總裁馮帥介紹,EH216-S載人飛行器采用8軸16旋翼設計,具備垂直起降和懸停能力,無需跑道即可在狹小空間內完成起降。其純電驅動系統實現了零排放、低噪音的環保飛行,特別適合在城市中使用。

集泰股份
聚焦材料創新,守護空中防線
隨后,調研團前往集泰股份,深入了解新材料在低空飛行器領域的應用趨勢,直觀感受科技創新對產業升級的關鍵支撐作用。

在主題分享環節,廣州市人大代表、億航智能總設計師陳騰飛提出,新材料的突破將賦予低空飛行器更多可能,比如可實現輕量化設計,提升機身的結構耐久性和乘坐舒適性。

集泰股份研究室主任高新來結合公司多年技術積累,解析新材料在低空經濟場景中的應用痛點與突破方向。

他提到,從高性能密封膠到涂料,集泰股份的產品矩陣已深度適配低空飛行器的嚴苛需求,為結構強化、安全防護、機身減重等核心環節提供可靠解決方案。
特別是在消費級無人機上,針對極耳受飛行影響容易疲勞和斷裂的現象,公司推出了一款聚氨酯發泡膠,密度低至0.3g/cm3,既能滿足緩沖抗震、結構粘接需求,又實現了輕量化設計,精準匹配低空飛行器對材料性能的核心訴求。

同時,公司借助“本地化”+“規模化”優勢,有助于降低下游客戶制造成本,為低空經濟產業化進程提供兼具品質與經濟性的選擇。
在交流環節,與會專家圍繞多個熱點話題展開了細致的探討。針對生物燃料,既分析了其替代傳統能源的可行性,也探討了原料供應與成本控制等現實問題;談及碳纖維及永磁材料應用時,大家結合具體機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材料性能提升對飛行器輕量化、動力優化的直接影響;在生態鏈構建方面,專家指出,低空經濟產業需頂層規劃,避免碎片化,構建統一大市場。
這些多維度的思想碰撞,既切中了當前發展存在的問題,又為推動低空經濟與新材料產業深度融合指明了路徑。
此次調研恰逢廣州全力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期,不僅加速了技術成果轉化,更強化了上下游銜接,成為廣州落實“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戰略部署的生動實踐。作為廣州人大代表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聯系點、廣州人大代表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聯系點,集泰股份深知使命,將以"技術創新"為支點,深耕材料研發與應用;并持續發揮聯系點橋梁紐帶作用,積極聯動資源,推動產業鏈高效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