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集泰
長期以來一直將“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創新作為持續經營發展的首要戰略。
航空密封膠國產化新平臺——廣州集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6月6日,由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集泰股份”)、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簡稱“黃埔材料院”)、中科創服企業顧問(廣州)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創服”)三方聯合投資的廣州集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集天新材料”)在黃埔區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同日,其首個項目《飛機玻璃用密封膠粘劑研制》正式簽約啟動,標志著高端航空密封膠國產化進程邁出了新的一步。

黃埔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歐永華,黃埔材料院副院長王杰,集泰股份董事兼總經理鄒珍凡、副總經理兼研發技術總監胡亞飛,中科創服董事長鐘偉興、總經理陳致遠等嘉賓出席見證。
三方聚力,劍指航空材料國產化
集天新材料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權結構清晰:控股方集泰股份出資510萬元,持股51%;黃埔材料院以無形資產作價出資100萬元,持股10%;中科創服出資390萬元,持股39%。
三方合作形成的“產業+科研+服務”創新聯合體模式有助于最大化發揮各方的實力,實現協同發展、優勢互補與利益共享。

黃埔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歐永華在講話中指出,新材料產業是八大支柱產業之一,更是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引擎。集天新材料的成立,正是我區推動高端材料國產化的生動實踐。
區政府、區工信局將全力做好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扶持,為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提供堅實支撐。

黃埔材料院副院長王杰表示,此次與集泰股份、中科創服攜手,突破了傳統的“單獨作戰”模式,有助于更快速地將實驗室里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種模式不僅適用于當前項目,更將為其他材料的國產化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集泰股份董事兼總經理鄒珍凡也表達了對新公司的期許。他提到,依托集泰股份37年來在密封膠領域的技術沉淀,集天新材料將以極大的恒心,分階段突破配方工藝、適航認證、量產應用等關鍵環節,打造完整的航空密封膠產業化體系。
在全場嘉賓的注視下,三方代表共同為集天新材料揭牌,正式宣告新平臺的誕生。隨后,《飛機玻璃用密封膠粘劑研制》項目舉行簽約儀式。根據協議內容,集天新材料將投入50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助力科研攻關。

率先布局,搶占高端市場話語權
眾所周知,航空材料對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要求極高。因為不僅需要承受極端溫差、強氣流沖擊等復雜環境考驗,更直接關系到座艙密封性、結構穩定性等關鍵安全指標,其技術門檻之高、驗證周期之長,成為我國航空產業鏈自主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 “卡脖子” 難題。

為突破這一技術壁壘,實現“進口替代”,集泰股份經過研判,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旨在通過合資公司平臺推動國產化飛機風擋玻璃用膠的研發及生產,并在取得適航認證后實現規模化供應,滿足南航及國內航空市場需求,打破國際壟斷,并逐步成為航空材料領域國產供應商。同時,依托各方資源拓展高端密封膠在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黃埔材料院是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在先進材料領域建樹頗豐,且在聚硫膠耐高低溫交變配方、高分子航空材料以及復合粘接材料的技術研發方面具備突出優勢。中科創服作為咨詢服務公司,主要負責資源整合與協調,促進項目高效落地。

黃埔材料院所在地: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
對于集泰股份而言,集天新材料的成立,是公司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自創立以來,公司的產品線從最初的集裝箱密封膠,逐步拓展至門窗幕墻、電子電氣、新能源等領域,如今正式進軍要求嚴苛的航空領域,不僅是公司產品版圖與技術水平的一次重大躍升,更是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布局高端制造、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突破。